青藏高原的吸引力,不單單是它的美、它的神奇,最主要的是它彌漫著一種純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代社會中已經變得越來越珍稀了。打從我懂事起,姥姥就常常背著我去轉神山,眼前都是那些行走在朝聖路上的同胞,他們不分晝夜、一步步跪拜的身影,至今依然在我的心中喚起一種十分莊嚴的感覺。生存在這裡的人們,沒有理由不為高原那種接近神靈的高度而驕傲。
漫長的歲月中,藏族人民就一直生活在深厚的佛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家戶戶的佛堂、每個寺廟中朝聖的人群、轉經筒……他們從祖先延續下來的對佛的信仰就如同衣食住行那樣自然而然。
就拿六字真言來說吧!當你走進康巴或者在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你總能隨處聽到誦念六字真言的聲音,你也總能看到有六字真言的經文。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最著名的祈禱語,它的譯音是『唵嘛尼叭咪吽』。唵,佛部心;嘛尼,寶部心;咪吽,蓮花部心;吽,金剛部心。通俗的意譯是『如意寶,蓮花』(也有譯為『法、報、應三身,如意寶珠,蓮花成就』或『噢!蓮花上之寶珠!』)。如意寶,代表菩提心;蓮花,代表眾生的純潔愛心。人們把這六字真言作為完滿功德的途徑,每天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無數遍地念誦,每天不論工作還是休息、在家還是在外,他們都會用六字真言誠心祈禱,內心的一切煩惱便會漸漸消失。他們一生都在祈禱,為自己祈禱,也為世間的每個人祈禱,甚至為自己的仇人祈禱,為死去的動物能投胎成人祈禱。
世上很多人都因貧窮而煩惱,但這些深懷信仰的人都很達觀、都很快樂,可以說是虔誠的信仰使他們內心產生了永久的愉悅。他們慈悲寬廣的胸懷也同樣來自於信仰。當他們面對死亡時,他們因為信仰而懂得那不過是旅程中的一次停留,他們確信他們還會重返人世;他們更確信青藏高原是離天堂最近的寶地,那些能夠自由飛翔的浪漫幻想,為他們的性格鍍上了一層詩意的色調。
多年來,由於康巴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並且有著『歌舞服飾之鄉』的美名,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所以每年都會舉辦別具風情的『康巴藝術節』。這種節日當然會比我小時候經歷過的那些傳統節日更具規模,也更具時尚特點,我雖無暇親歷,但我還是能夠想像出那種壯觀的場面。
康巴的自然景觀與藏族文化風情的魅力是難以言表的,用『人間仙境』來比喻毫不為過。到過康巴的人都知道,被佛光照耀著的康巴永遠是快樂的,山山水水都回盪著不息的歌聲。這就是我的康巴,這就是我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
好像剛剛還在和小夥伴們爬山、游泳、在雪地上打滾,姥姥喚我小名的聲音仍然響在耳邊,可是轉眼之間,一切又變得那麼遙遠……我想念康巴。
我提前三個月出生在媽媽朝拜的路上,出生在一座寺廟的附近,而那座寺廟在我成為活佛後居然就是我的修行之處。我想,這些都是因緣,而令大家津津樂道的因緣還在後面。
媽媽很仔細地端詳著懷中的我,漸漸地生出一種很難說清的感覺。那種感覺很奇怪,就好像一個人走著走著忽然就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個地方一看,什麼都有,可是再一看,又什麼都沒有,酸甜苦辣什麼都消失了,只是有一股暖流從腳底湧出,一直湧向四周。媽媽說,那股暖流使她已經感受不到天氣的寒冷了。除了那股暖流,媽媽一直也沒有說清那種奇怪的感覺。
然後媽媽抬起頭,噙著淚水向佛菩薩致謝。而就在媽媽抬頭的時候,她看見了一幕奇特的景象:鋪向天邊的白雪中,一條彩虹把天空和大地連在了一起。
我現在想像著當時的情景:雪與彩虹、媽媽與我、我與那座寺廟、早產三個月與朝拜的路……這一切到底預示著什麼呢?
無數親眼看見了那個場面的人,在後來的歲月中一次又一次地描述著那個早晨。當地人認為,只有活佛或聖人轉世,自然界才會出現這樣的奇特景象。在他們看到了那條彩虹的同時,一陣沈悶的轟隆隆的聲音從空中滾過,有點像暴雨前的雷聲,又不是雷聲;有點像用炸藥開山的爆破聲,又絕不是爆破聲。對於這種誰也解釋不清的聲音,老人們說,那正是龍的聲音。
後來媽媽告訴我,她就那麼望著那道彩虹,也不知道望了多長時間,直到我在她的懷裡蹬了蹬腿,她才回過神來。她一會瞧瞧我,一會兒又望望那條彩虹。
正在這時,媽媽的眼前又出現了兩個漸行漸近的人——兩位喇嘛面帶驚喜和虔敬的表情,很快就來到了媽媽的身邊。他們迅速脫下身上的袈裟,抖了抖,輕輕地用兩件袈裟把我包裹了起來,對媽媽說:『這孩子不簡單,可千萬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啊。』然後,他們一步一回頭地消失在茫茫的白雪中。
媽媽在心裡想:『這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呀!』
媽媽說得不錯,十六年後,當我成為活佛的時候,我竟然真的走進了那座寺廟。她當時可能還不會想到,在未來我的一生將不止一次出現彩虹,這也是因緣所至。人人都見過彩虹,而彩虹與我的一生,卻有著很特別的關係,這當然都是後話了。
在通向寺院的路上,我看到了成千上萬夾道迎接的民眾。寺院的經堂裡,傳出朗朗的頌經聲,和佛鼓、號角聲一起,回盪在草原的上空。等候已久的人們手握潔白的哈達,對我表示著他們無限的崇敬和期盼。
我慢慢坐上了法床,第一次凝視著這麼多人,心中湧動著深深的感動和無限的感慨。看到那一張張虔誠的臉、充盈著期盼與敬仰的目光,讓我似乎更明白自己的責任與身分,真切地理解到其中更多的含義。從他們身上,我得到很多珍貴的東西——他們給予我最堅定不移的信念、最淳樸的仁慈、面對任何風險的勇氣,以及——我可以毫不誇張地這樣說,是他們給了我無窮的智慧。
在我坐床後,喇嘛們開始了頌經的儀式。突然,寺院外的人們抬頭仰望著天空,唏噓聲和喇嘛們的頌經聲混合在一起。我也抬頭望去——在寺院的上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蔚藍的天空中五彩斑斕,像夢一樣神奇。
我終於親眼看到這樣的奇景!儘管以前別人用種種語言描述過,可是當我親眼目睹時仍感動得不知該說什麼,我開始真正地意識到佛的力量。四下的人們紛紛說這是非常難得的吉祥徵兆,那些從我上一世仁波切的時代走到今天的老人們則早已泣不成聲,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在感動著他們。我同時也被這些虔誠的弟子們感動著,我儘量讓自己的思緒保持鎮定,儘量表現出輕鬆、愉悅的心情,就好像和同學們參加學校的典禮一樣輕鬆自如。因為我希望讓人們感覺到,我可以做他們心中那個輕鬆自如的活佛,我更有把握做好他們所崇敬和信仰的人!
此刻,我看到金碧輝煌的寺院莊嚴地傲立在草原中最美的一角,那依山傍水的美景使我恍惚,能把一生的光陰都融化在這樣的環境裡將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時刻找到自己認為的幸福,每個人的幸福對自己來說都非常獨特;對我而言,在家鄉的草原上體會到的幸福,就是最與眾不同的幸福!草原留在我心上的不僅是幸福,還有溫暖、眷戀和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黃昏時分,人們伴著夕陽的餘輝紛紛離開了寺院,草原經過一整天的熱鬧,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炊煙接連不斷地從帳篷頂上嫋嫋升起,山上的牛羊也彷彿接到了指令般奔向牠們的『家園』。遠處傳來牧羊姑娘嘹亮婉轉的歌聲,縈繞在草原上空,這歌聲如同媽媽撫慰孩子時哼唱的童謠,也像是姑娘在對自己心愛的漢子溫柔地叮囑。暮色這樣美,我想它也是在深沈地歌頌一個古老悠遠的民族吧!我站在寺院的屋頂,感受著一切,心中再次湧上一陣陣的暖潮。
草原上舉行的坐床典禮,在我看來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象徵,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顯現出活佛坐床典禮的宏偉和壯觀。面對著人們那純淨、虔誠的眼神,我能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可以這樣來形容草原上的人們——他們平靜時是沒有漣漪的湖面,喜慶時又可以是席捲而來的狂風!在典禮時刻,他們就是平靜的湖面,安靜、專注、仔細地聆聽著誦經之音;他們不會像大城市裡的人們那樣,去觀看一個熱鬧的表演時會發泄般地一片狂呼亂叫,他們是帶著認真、虔誠的心前來祈禱的,默默地、無私地祈禱世界和平,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祈禱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平安。應該說,是世代相傳的對佛的信仰,造就了藏族人民認真、坦蕩、無私的生活態度。我從小就熟悉他們像山一樣寬廣的胸懷,和純淨得不沾染一絲雜質的笑容,在物欲橫流的繁華社會,這種淳樸的笑容已經像鳥兒一樣紛紛飛離了城市,在我後來走訪的許多國家,在那些用物質收穫來衡量生命意義的人臉上,早已見不到這種明朗純潔的笑容了。
我將在坐床典禮上的那一刻所見所感清晰地收藏在記憶中,不只是因為它對我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更因為它使我自己可以在以後的歲月裡不斷地通過它來淨化自己的心靈。
坐床典禮結束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該出發了。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構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造化。懂得為人之道的人,內心世界永遠是美麗和安寧的,他們不會在漂浮不定的現實中徘徊掙扎。面對世事,我也同樣堅持著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原諒別人。
造成痛苦的原因或許會有很多種,而不能原諒一個人的話,心裡就會種下仇恨的種子,從此會連累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的痛苦和煩惱越來越多。所以,試著去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的壓抑,釋放快樂的自己。
在寺院時,有位老人曾經對我講過一件關於他原諒一個偷牛人的事,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明白了原諒別人也就是釋放自己的道理。
寺院周圍的人們過著遊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隨著四季的變換,他們如同那些隨時要遷徙的候鳥,唯一重要的交通運輸就是牛。老人和他的妻子很愛護他們所擁有的那幾頭牛,視牛兒們為家中的成員,從未想過用牠們的生命來換取所需的食物,他們也不要求每天都能吃到肉。夫婦倆沒有兒女,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也就是那幾頭牛了,但是夫婦倆都覺得很滿足,依然過著安寧詳和的日子。草原上大部分牧民就像這對老人一樣誠實、善良,但也有好逸惡勞、總想著不勞而獲的人。
有一天清晨,老人發現一頭健壯的牛不見了。老人心急如焚,很擔心牛被人殺了吃掉,於是老人日夜都在為那頭丟失的牛祈禱,希望有一天牠能夠安然無恙回到他的身邊。終於,老人通過別人的幫忙,知道那頭牛原來是被草原上一個年輕人偷走了。老人只想知道牛的生死,只要牛不死,找不到也無所謂了。後來,年輕人的家人帶著他來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知道牛已經被賣給了一個肉販子,這意味著這頭牛已被宰殺。年輕人的家人表示願意賠償損失,而老人並沒有責怪偷牛的年輕人。他把年輕人叫到跟前說:『我們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條件雖然惡劣,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成為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我們更應該通過我們的信仰去瞭解殺生的罪孽是多麼的深重。我不要求你償還一頭牛給我,只是要求你學會做一個踏實善良的人。佛祖千百年來對我們的教導,就是要讓我們學會丟棄不良的嗜好,偷盜打劫是喪失人性的行為,做一個守本分的人要比做什?都要強。』
老人的話使年輕人慚愧地低下了頭,他決定將自己家中準備宰殺做為食物的一頭牛放生,以示自己悔改的決心,希望在放生的那頭牛的身上延續老人那頭牛的生命。藏族人喜歡用放生來增加自己的福報和功德,所以年輕人希望老人親手將準備放生的牛在耳朵上穿一個孔,並繫上一根象徵自由的紅繩。因為在牛耳上繫上紅繩,就表示那頭牛永遠不能被殺生,不管那頭牛以後是丟失了還是落到任何一個草原人家的手中,都會用牠耳朵上的紅繩來標示牠是被放生的,而不用擔心會被宰殺。
老人對最後的結果很滿意,雖然丟失了自己心愛的一頭牛,甚至結束了牠的生命,但是用牠的生命可以喚回了一個人的良知,喚回了年輕人棄惡從善的決心,這對老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欣慰了。
老人告訴我:『我如果不原諒他,他就不會懂得領情,也不會明白我原諒他的原因。即使我不原諒他,我的心裡也會不好過,因?這件事會時時干擾我的生活,我又何必自討苦吃呢?我原諒了他,也等於是安慰了自己。』
老人虔誠地信仰著我,什麼話都願意和我說。我雖然是一個轉世活佛,但是很多道理是從這些平凡老人和周遭的人們身上學到的,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本文摘自 盛噶仁波切新書《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 Mar 14 Tue 2006 18:39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