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死了,戴著點滴插管、氧氣吸管走過春天微寒潮濕的淡水河畔。四個男人從地上慢慢地,一個一個有如鬼魅一般站起來。
男人甲: 妳來了…妳還記得我們嗎?
男人乙: 很多年之前,我們見過,也是這樣的春天…濕氣很重,晚上水面好像有一層霧氣,天氣剛剛轉暖(燒落)…不過水還是冷…
男人丙: 當時,淡水河比較寬…水也沒這麼臭。
男人丁: 你很仔細地幫我擦臉…擦身體,擦得很仔細…不過,你哭了,不知道是哀傷還是害怕…
你卡桑還交代你不能把眼淚滴到我身上…不記得了嗎?
阿嬤靜靜地看了看他們
老Yuki: 啊…是你啊?一世人不會忘記的啊…前一陣子我還一直跟人家說,現在要選總統那個少年的很像我年輕的時候見過的一個人….我說的就是你啊… 莊腳面,古意不過又點倔強,有點驚見笑,不過好像很堅定…
我只是攏想沒,他的頭髮為什麼要抹那麼多油…抹到連額頭不時都金金;還有,講話一定要那麼出力幹嘛?一句話有時還要重複好幾次:「這樣好嗎?這樣好嗎?」
不知他會不會選上….如果選上,電視上每天一定都是他的鏡頭…那我每天大概都會想到你…想到你們…想到我的青春…想到我這一生…
是說…你們怎都沒老?
男人甲: 活著才會老…死去的就消失了…要怎麼老?
阿嬤彷彿被提醒了。她看看自己,摸摸自己。阿嬤愣住看看四周,彷彿此刻自己才知道已經不在人間了,音樂進。男人們幫她把身上不必要的醫療管線全部拿開。
男人乙:妳現在自由了…不會有病痛了…操勞煩惱一世人…現在可以好好休息了…
阿嬤走向舞台前方,好像在瞭望什麼…
男人丁:還是有一點留戀哦…有一點不甘喔?
男人丙:(從後面對阿嬤說著)都會啦…我們以前也一樣…甚至還會有一點不願…
阿嬤是有點不捨吧? 笑著卻也忍不住擦著眼淚呢。
《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舞台劇,寫的是臺灣阿嬤生活的點滴,想以她生命過程中經歷的幾個男人面對時代、文化變遷以及困境當前的態度,來對照她那種看似軟弱但其實堅定,看似無為其實穿透一切,看似無言其實令人感受深刻的動人形象。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05)
- Mar 20 Mon 2006 13:58
舞台劇
- Mar 19 Sun 2006 23:06
配 音
好好玩喔....
大夥傍晚碰面
排練了兩三遍後
就正式錄音啦!!!
雖然有ㄧ兩次的小出槌~
但是--- 當最後ㄧ同隨著電影配上我們的聲音
太讚了!!
大家都表現得很好喔~~~
Horay.... ^^
文帶來了果子燒和晚餐
還有無印良品的驚喜
謝謝妳喔~
- Mar 19 Sun 2006 01:37
rush day
忙碌...
但是很充實~
從一早到傍晚的三個補習班趕場...
快瘋了!!
其中有位小朋友 -- Jedi要隨父母親回紐約了!
跟他照些照片,希望哪天可以去紐約找他玩囉!
晚上去文化中心至德堂裝氣質
看吳導的綠光劇團--
人間條件~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
很好看... 也很好笑...
不過--- 怎麼都是台語呢??!!!
我~ 我聽不懂啦!!!
所以~ 不要怪我睡著了~
不過到後半段,
是Machi弟弟,
雖也有些台語但是大部分他是說英文的!
嗯... 才沒有睡覺!
不過身旁的小懶豬卻睡死了!
呵...
現在開始頭大了!
看完了~
但卻沒任何靈感...
要寫至少千字ㄟ!!
再開始給我靈感吧..
我的神!
還有三天...
要給稿了,
開始要專心勒~
- Mar 14 Tue 2006 18:39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青藏高原的吸引力,不單單是它的美、它的神奇,最主要的是它彌漫著一種純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代社會中已經變得越來越珍稀了。打從我懂事起,姥姥就常常背著我去轉神山,眼前都是那些行走在朝聖路上的同胞,他們不分晝夜、一步步跪拜的身影,至今依然在我的心中喚起一種十分莊嚴的感覺。生存在這裡的人們,沒有理由不為高原那種接近神靈的高度而驕傲。
漫長的歲月中,藏族人民就一直生活在深厚的佛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家戶戶的佛堂、每個寺廟中朝聖的人群、轉經筒……他們從祖先延續下來的對佛的信仰就如同衣食住行那樣自然而然。
就拿六字真言來說吧!當你走進康巴或者在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你總能隨處聽到誦念六字真言的聲音,你也總能看到有六字真言的經文。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最著名的祈禱語,它的譯音是『唵嘛尼叭咪吽』。唵,佛部心;嘛尼,寶部心;咪吽,蓮花部心;吽,金剛部心。通俗的意譯是『如意寶,蓮花』(也有譯為『法、報、應三身,如意寶珠,蓮花成就』或『噢!蓮花上之寶珠!』)。如意寶,代表菩提心;蓮花,代表眾生的純潔愛心。人們把這六字真言作為完滿功德的途徑,每天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無數遍地念誦,每天不論工作還是休息、在家還是在外,他們都會用六字真言誠心祈禱,內心的一切煩惱便會漸漸消失。他們一生都在祈禱,為自己祈禱,也為世間的每個人祈禱,甚至為自己的仇人祈禱,為死去的動物能投胎成人祈禱。
世上很多人都因貧窮而煩惱,但這些深懷信仰的人都很達觀、都很快樂,可以說是虔誠的信仰使他們內心產生了永久的愉悅。他們慈悲寬廣的胸懷也同樣來自於信仰。當他們面對死亡時,他們因為信仰而懂得那不過是旅程中的一次停留,他們確信他們還會重返人世;他們更確信青藏高原是離天堂最近的寶地,那些能夠自由飛翔的浪漫幻想,為他們的性格鍍上了一層詩意的色調。
多年來,由於康巴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並且有著『歌舞服飾之鄉』的美名,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所以每年都會舉辦別具風情的『康巴藝術節』。這種節日當然會比我小時候經歷過的那些傳統節日更具規模,也更具時尚特點,我雖無暇親歷,但我還是能夠想像出那種壯觀的場面。
康巴的自然景觀與藏族文化風情的魅力是難以言表的,用『人間仙境』來比喻毫不為過。到過康巴的人都知道,被佛光照耀著的康巴永遠是快樂的,山山水水都回盪著不息的歌聲。這就是我的康巴,這就是我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
好像剛剛還在和小夥伴們爬山、游泳、在雪地上打滾,姥姥喚我小名的聲音仍然響在耳邊,可是轉眼之間,一切又變得那麼遙遠……我想念康巴。
我提前三個月出生在媽媽朝拜的路上,出生在一座寺廟的附近,而那座寺廟在我成為活佛後居然就是我的修行之處。我想,這些都是因緣,而令大家津津樂道的因緣還在後面。
媽媽很仔細地端詳著懷中的我,漸漸地生出一種很難說清的感覺。那種感覺很奇怪,就好像一個人走著走著忽然就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個地方一看,什麼都有,可是再一看,又什麼都沒有,酸甜苦辣什麼都消失了,只是有一股暖流從腳底湧出,一直湧向四周。媽媽說,那股暖流使她已經感受不到天氣的寒冷了。除了那股暖流,媽媽一直也沒有說清那種奇怪的感覺。
然後媽媽抬起頭,噙著淚水向佛菩薩致謝。而就在媽媽抬頭的時候,她看見了一幕奇特的景象:鋪向天邊的白雪中,一條彩虹把天空和大地連在了一起。
我現在想像著當時的情景:雪與彩虹、媽媽與我、我與那座寺廟、早產三個月與朝拜的路……這一切到底預示著什麼呢?
無數親眼看見了那個場面的人,在後來的歲月中一次又一次地描述著那個早晨。當地人認為,只有活佛或聖人轉世,自然界才會出現這樣的奇特景象。在他們看到了那條彩虹的同時,一陣沈悶的轟隆隆的聲音從空中滾過,有點像暴雨前的雷聲,又不是雷聲;有點像用炸藥開山的爆破聲,又絕不是爆破聲。對於這種誰也解釋不清的聲音,老人們說,那正是龍的聲音。
後來媽媽告訴我,她就那麼望著那道彩虹,也不知道望了多長時間,直到我在她的懷裡蹬了蹬腿,她才回過神來。她一會瞧瞧我,一會兒又望望那條彩虹。
正在這時,媽媽的眼前又出現了兩個漸行漸近的人——兩位喇嘛面帶驚喜和虔敬的表情,很快就來到了媽媽的身邊。他們迅速脫下身上的袈裟,抖了抖,輕輕地用兩件袈裟把我包裹了起來,對媽媽說:『這孩子不簡單,可千萬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啊。』然後,他們一步一回頭地消失在茫茫的白雪中。
媽媽在心裡想:『這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呀!』
媽媽說得不錯,十六年後,當我成為活佛的時候,我竟然真的走進了那座寺廟。她當時可能還不會想到,在未來我的一生將不止一次出現彩虹,這也是因緣所至。人人都見過彩虹,而彩虹與我的一生,卻有著很特別的關係,這當然都是後話了。
在通向寺院的路上,我看到了成千上萬夾道迎接的民眾。寺院的經堂裡,傳出朗朗的頌經聲,和佛鼓、號角聲一起,回盪在草原的上空。等候已久的人們手握潔白的哈達,對我表示著他們無限的崇敬和期盼。
我慢慢坐上了法床,第一次凝視著這麼多人,心中湧動著深深的感動和無限的感慨。看到那一張張虔誠的臉、充盈著期盼與敬仰的目光,讓我似乎更明白自己的責任與身分,真切地理解到其中更多的含義。從他們身上,我得到很多珍貴的東西——他們給予我最堅定不移的信念、最淳樸的仁慈、面對任何風險的勇氣,以及——我可以毫不誇張地這樣說,是他們給了我無窮的智慧。
在我坐床後,喇嘛們開始了頌經的儀式。突然,寺院外的人們抬頭仰望著天空,唏噓聲和喇嘛們的頌經聲混合在一起。我也抬頭望去——在寺院的上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蔚藍的天空中五彩斑斕,像夢一樣神奇。
我終於親眼看到這樣的奇景!儘管以前別人用種種語言描述過,可是當我親眼目睹時仍感動得不知該說什麼,我開始真正地意識到佛的力量。四下的人們紛紛說這是非常難得的吉祥徵兆,那些從我上一世仁波切的時代走到今天的老人們則早已泣不成聲,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在感動著他們。我同時也被這些虔誠的弟子們感動著,我儘量讓自己的思緒保持鎮定,儘量表現出輕鬆、愉悅的心情,就好像和同學們參加學校的典禮一樣輕鬆自如。因為我希望讓人們感覺到,我可以做他們心中那個輕鬆自如的活佛,我更有把握做好他們所崇敬和信仰的人!
此刻,我看到金碧輝煌的寺院莊嚴地傲立在草原中最美的一角,那依山傍水的美景使我恍惚,能把一生的光陰都融化在這樣的環境裡將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時刻找到自己認為的幸福,每個人的幸福對自己來說都非常獨特;對我而言,在家鄉的草原上體會到的幸福,就是最與眾不同的幸福!草原留在我心上的不僅是幸福,還有溫暖、眷戀和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黃昏時分,人們伴著夕陽的餘輝紛紛離開了寺院,草原經過一整天的熱鬧,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炊煙接連不斷地從帳篷頂上嫋嫋升起,山上的牛羊也彷彿接到了指令般奔向牠們的『家園』。遠處傳來牧羊姑娘嘹亮婉轉的歌聲,縈繞在草原上空,這歌聲如同媽媽撫慰孩子時哼唱的童謠,也像是姑娘在對自己心愛的漢子溫柔地叮囑。暮色這樣美,我想它也是在深沈地歌頌一個古老悠遠的民族吧!我站在寺院的屋頂,感受著一切,心中再次湧上一陣陣的暖潮。
草原上舉行的坐床典禮,在我看來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象徵,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顯現出活佛坐床典禮的宏偉和壯觀。面對著人們那純淨、虔誠的眼神,我能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可以這樣來形容草原上的人們——他們平靜時是沒有漣漪的湖面,喜慶時又可以是席捲而來的狂風!在典禮時刻,他們就是平靜的湖面,安靜、專注、仔細地聆聽著誦經之音;他們不會像大城市裡的人們那樣,去觀看一個熱鬧的表演時會發泄般地一片狂呼亂叫,他們是帶著認真、虔誠的心前來祈禱的,默默地、無私地祈禱世界和平,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祈禱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平安。應該說,是世代相傳的對佛的信仰,造就了藏族人民認真、坦蕩、無私的生活態度。我從小就熟悉他們像山一樣寬廣的胸懷,和純淨得不沾染一絲雜質的笑容,在物欲橫流的繁華社會,這種淳樸的笑容已經像鳥兒一樣紛紛飛離了城市,在我後來走訪的許多國家,在那些用物質收穫來衡量生命意義的人臉上,早已見不到這種明朗純潔的笑容了。
我將在坐床典禮上的那一刻所見所感清晰地收藏在記憶中,不只是因為它對我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更因為它使我自己可以在以後的歲月裡不斷地通過它來淨化自己的心靈。
坐床典禮結束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該出發了。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構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造化。懂得為人之道的人,內心世界永遠是美麗和安寧的,他們不會在漂浮不定的現實中徘徊掙扎。面對世事,我也同樣堅持著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原諒別人。
造成痛苦的原因或許會有很多種,而不能原諒一個人的話,心裡就會種下仇恨的種子,從此會連累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的痛苦和煩惱越來越多。所以,試著去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的壓抑,釋放快樂的自己。
在寺院時,有位老人曾經對我講過一件關於他原諒一個偷牛人的事,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明白了原諒別人也就是釋放自己的道理。
寺院周圍的人們過著遊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隨著四季的變換,他們如同那些隨時要遷徙的候鳥,唯一重要的交通運輸就是牛。老人和他的妻子很愛護他們所擁有的那幾頭牛,視牛兒們為家中的成員,從未想過用牠們的生命來換取所需的食物,他們也不要求每天都能吃到肉。夫婦倆沒有兒女,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也就是那幾頭牛了,但是夫婦倆都覺得很滿足,依然過著安寧詳和的日子。草原上大部分牧民就像這對老人一樣誠實、善良,但也有好逸惡勞、總想著不勞而獲的人。
有一天清晨,老人發現一頭健壯的牛不見了。老人心急如焚,很擔心牛被人殺了吃掉,於是老人日夜都在為那頭丟失的牛祈禱,希望有一天牠能夠安然無恙回到他的身邊。終於,老人通過別人的幫忙,知道那頭牛原來是被草原上一個年輕人偷走了。老人只想知道牛的生死,只要牛不死,找不到也無所謂了。後來,年輕人的家人帶著他來到了老人的家,老人知道牛已經被賣給了一個肉販子,這意味著這頭牛已被宰殺。年輕人的家人表示願意賠償損失,而老人並沒有責怪偷牛的年輕人。他把年輕人叫到跟前說:『我們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條件雖然惡劣,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成為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我們更應該通過我們的信仰去瞭解殺生的罪孽是多麼的深重。我不要求你償還一頭牛給我,只是要求你學會做一個踏實善良的人。佛祖千百年來對我們的教導,就是要讓我們學會丟棄不良的嗜好,偷盜打劫是喪失人性的行為,做一個守本分的人要比做什?都要強。』
老人的話使年輕人慚愧地低下了頭,他決定將自己家中準備宰殺做為食物的一頭牛放生,以示自己悔改的決心,希望在放生的那頭牛的身上延續老人那頭牛的生命。藏族人喜歡用放生來增加自己的福報和功德,所以年輕人希望老人親手將準備放生的牛在耳朵上穿一個孔,並繫上一根象徵自由的紅繩。因為在牛耳上繫上紅繩,就表示那頭牛永遠不能被殺生,不管那頭牛以後是丟失了還是落到任何一個草原人家的手中,都會用牠耳朵上的紅繩來標示牠是被放生的,而不用擔心會被宰殺。
老人對最後的結果很滿意,雖然丟失了自己心愛的一頭牛,甚至結束了牠的生命,但是用牠的生命可以喚回了一個人的良知,喚回了年輕人棄惡從善的決心,這對老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欣慰了。
老人告訴我:『我如果不原諒他,他就不會懂得領情,也不會明白我原諒他的原因。即使我不原諒他,我的心裡也會不好過,因?這件事會時時干擾我的生活,我又何必自討苦吃呢?我原諒了他,也等於是安慰了自己。』
老人虔誠地信仰著我,什麼話都願意和我說。我雖然是一個轉世活佛,但是很多道理是從這些平凡老人和周遭的人們身上學到的,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本文摘自 盛噶仁波切新書《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 Mar 12 Sun 2006 23:17
潛 伏 的 機 會
呵...
補習班上完課後
原本只是去刻印章...
結果老闆娘跟我聊了起來!
我順便問了她是否也有印名片~
她居然問我是否是個運動員!!!
(因當天穿的是棒球裝)
呵....
我跟她說我是英文老師後
她很驚訝!
說英文老師...
有這麼帥的喔...
噗~~~ >
她跟我要了我的名片
她說她就是想要找類似像我這樣的
她有兩個小孩ㄦ
一國中要考學測
二高二....
再說囉~
若她們需要我的協助,
自己會電給我囉~
平常心...
- Mar 09 Thu 2006 18:02
為什麼我要素食
為什麼我要素食 美國奧雲柏列博士著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奇怪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我的母親告訴我,在我幼小的時候,人家把肉類放入我的口?,我就立刻吐出。當時她有一種見解,以為食肉,可以幫助我的生長,一般母親都是如此,因此她設法逼我養成歡喜食肉的習慣。但是五十年來,我總是素食,所有禽獸、魚、肉類等概不沾口。
我一向行醫,有事吩咐病人,我先把理由解釋,這樣他們就會安心去做。我想許多人做事,也是如此。現在我將自己所以成為素食者的理由和讀者談一談。我相信諸位,已經明白素食的道理,必定像我一樣,歡喜素食的。
素食可以延長壽命,這是我素食第一個理由,當今世界多事之秋,他日局勢如何轉變。我恨希望我仍活著、可以親眼看到,雖然我今已屆古稀之年,但健康如恆,工作全日,未嘗消減。與我同齡一般病人,因為缺乏我所知道這些衛生知識,體力不支,多已退休。但我目前仍無此意,多為病人服務,這是我的志願。
我對於養生問題,是用科學研究的。加以找數十年來臨床經驗,我深信 :假使我以前一向是食肉的話,到了今天要想繼續我的醫務,確不可能,因為一個醫生要思想清楚,體力耐勞,神經健全,才能勝任。食肉很容易引起及促進疲倦和衰老兩種病態,身體虛弱,衰老更易,此種衰頹的情形:因人而異,上週我去一旅館檢查十人的體格,一人年約四十,餘皆五十左右,他們同在一福利社機關任事,在身體看來,已露衰老,不堪任事,以彼之年,末老先衰,無疑地煙酒是一原因,但食肉的影響也很大,不庸忽視。身體由於千千萬萬細胞而構成,每個細胞都有吸收營養物及氧氣,與排洩廢物的功能,如果這項工作,遭受阻礙,細胞就會退化衰弱,同時靠著細胞所構造的各種器官,也隨之退化衰弱了。
亞力士十理羅博士,在一九一二年獲得諾貝爾獎金時,已經認識:如果知道體內細胞和各器官是否衰老,只須查驗細胞供應營養與排洩廢物的功能如何而定。於是他把一片雞心,浸在有營養的液體 ?該液體可以供給養料,又可排除廢物的。卡博士做此試驗的目的,企圖將雞肝的生命延長些日子,果然獲得很大的成功。該物由一九一三年起一直保持到一九四七年,共三十四年之久,絲毫不壞。那時卡博土已經逝世,該物竟被人丟棄溝 ? 遂致腐朽,其實該物若不丟棄,它的生命尚可延長更多時日,生命的長短,全賴於細胞的功用如何而定,這個道理,卡博士早已給我們證實了。所以我們如果日常會將細胞的廢物除去,又將細胞的營養補充無缺,我們的壽命,可以達到聞所未聞的年齡,反過來說,細胞的液體,常是充滿廢物,壽命當然減少。
讓我們在歷史上找一個證明吧,洪水之前十代人民平均壽命,都是九百十三歲,洪水之後人們開始食肉,十代人民的壽命,平均只有三百十七歲。
我們有個普通觀念,以為今日要做一件辛苦的工作,非食大塊牛排不可。我要略舉數事,證明這個思想是錯誤的:如果我們知道食肉的危險,我們對於素食的利益,可以看得更清楚了。畜生活著,一定要將體內廢物排去的,但一經宰割,廢物積存,所以在不知不覺中食肉,就等於把畜類的廢物,加入自己體內,尿素與尿酸是最顯明的肉類廢物,每磅牛排含有十四公分尿酸,因為細胞浸在廢物?,新陳代謝的功能就會退化,變成衰弱,結果使人感到疲倦,有未老先衰的病態。美國安亞波大學教授博士,在一個試驗指出:肉類佔食譜中百分之廿五的一隻老鼠,生長會比吃普通食品的鼠更肥大更活潑,但經過數月,它的腎部損害是很厲害。
畜類常患著人類很普通的疾病,這是食肉又一個很可怕的危險。幾日前我的秘書對我說一件事實:她的丈夫在一牛奶柵做管工,去年有牛四頭疏患白血球,其中一頭,經獸醫查後,四時即斃死。當時醫生無意中提議將患病各牛送到市場宰殺,出售其內,以我所知,不會產奶的牛,畜主任往往將其內在市場平沽,而不肯丟棄或作肥料。又眼患癌疾的牛,仍然給人搾奶,直到眼盲為止,按政府規列,這些患癌的盲牛,在身體別的地方尚未見到有染看該患的跡象,仍准在市場出售。
從這些事實看來,無怪克羅博土,有一次同我素餐時,對於素食批評如下:「我們進餐時,無須顧慮所食的東西,因何病而死,這是多麼快事呢!」 畜類會患種種疾病,所以市場出售肉類,也會帶著種種病菌,這一點沒有人會比肉類視察員知道更為清楚。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件故事:他的妻子有一次赴宴會,她因素食,只要一盆素菜,座旁有一陌生男人,不約而同,面前亦是一盆素菜,隨後男人問道:「請問太太是素食家嗎?」婦人答道:「正是,先生是嗎?」男子應道:「不是。我是肉類觀察員。」
說到家禽情形非常可怕,有一次我應聯邦政府邀請,飛到密芝根蘭生東部,同廿五間省立大學代表,一起研究廿五年前,政府提倡如何防止雞瘟一個計劃。因為全國的禽業,受到很大的威脅,故對病禽這個問題,非常地重視。以我所知,禽類染有幾種癌疾,最普通的癌性瘤腫,還有一種是傳染病。凡染看這種癌病的家禽,在外表是看不出來的,而且它會活到很正常的壽命,但是它會隨時將癌疾傳染同類,所以這一類癌疾的家禽檢查很容易,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可疑的家禽卵孵到了第十五天,細心將卵的外面結實移去胚胎,割田雞肝,磨成粉末,然後將小許粉末注射另一禽的胸肌,如果在注射的地方發現癌性瘤腫,就知道──唯有如此方法才可以知道──這卵孵生的雛是患著這種癌疾的。觀察員將患病的禽,細挑出來,實在是罕有的事。希望爸爸在感謝日買到一隻健康的火雞,這種幸運的機會更少。
說到食魚,我記得有一次在黃石湖釣魚,有內行人誡我 :「魚有蟲,不可食」,我捕數魚一檢,果然。又煮大比目魚時,細蟲成群,蠕蠕而動,令人作嘔。
數年前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菲博士指出:素食的新運動員,與校內精選的運動員對抗,前者雖未經訓練,但其耐力,勝過後者兩倍有多。
影壇上綽號「人猿泰山」約翰韋斯茂拿,為馳名世界游泳冠軍,迭造世界新紀錄五十六次。隨後五年,因年紀稍長,未能再創新紀錄,有一次他參加一間療養院游泳池開幕典禮,這時他在新池表演身手,竟獲六個新紀錄的偉績。他所以有此驚人之舉,因他在練習期間屏絕肉食,所有食物都是自己選擇營養豐富的素菜,精力充沛,遠勝昔日肉食。
近年奧林匹克世運游泳冠軍茂林羅斯,是素食游泳家,不但游術聞名寰球,其素食情形廣播各地,羅氏自兩歲開始素食,至今絕未食肉,據體育界中人言,羅氏游泳不但速度驚人,而且耐久力特強,每次比賽時,終結開頭速度加倍,矯若游龍,羅氏具此體力,苟非素食,焉能致此。
任何人想戒除肉類,都可以做到的,一經實行,自然他就會體驗到這件事,並不如最先想像之難。殼類及硬殼果類配合起來,會製成很好的素菜,大可以滿足那些愛好肉味的人,現代營養權威哈佛大學佛德烈史提博士,給我的信道:「硬殼果殼類、豆、蔬菜等物,營 養豐富,毫不少於肉類,有此素食,何覆他求。」福音大學醫學院,有一食品試驗,證 明上述的素食品,營養充足,作為肉類的代替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餐時常有好幾種美味可口的素食品,所以我從來沒有想到食肉這個念頭,事實上,由於多年來的實驗室研究畜類種種疾病,和臨床見到病人,皆因食肉而起的惡病,我心更加堅決,深信終此餘生,絕不會葷食的。
約翰哈金醫科大學麥柯博士,為當今營養最高權威,他曾說過:「任何人類願意廢 去肉食,這是最好沒有的,對於這個素食意見,我極力擁護。」
譯自美國全國健康公會發行「健康與人人」六月期
- Mar 09 Thu 2006 14:28
全職 ~
Part-Time Jobs...
總感覺不是那麼的踏實!!! >
跟StoryHouse聊了一下,
它願意讓我除了教書外,
也可當它們的正式員工~
教書以外的時間,
就當是櫃檯小弟....
雖然時薪完全不能跟家教相提並論
但是很現實的
它比較多時數
比較穩....
會有種踏實感!
園方給我時間考慮...
考慮囉!!
- Mar 09 Thu 2006 11:57
eZc走入歷史
- Mar 08 Wed 2006 11:04
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在闔眼的那剎那,她想的不是外表斯文、脾氣暴躁的丈夫,也不是舉止粗魯卻心思細密、從小一起長大的長工,而是那個很像母親從淡水河上拉起的年青人,他,總統到底選上了沒…
愛情,從沒有被遺忘,只是錯過了,從此她的心在後輩小子們的身上深深的紮下了。生命裡,五個印記在她心底的男人,在她平靜的日子裡輪流翻滾著,不管是心酸苦辣、洶湧湍急,現在,現在都溫暖的印記在心底,陪她躺下…
從小說電影到舞台劇,吳念真的作品不想探討議題,只在乎能否與觀眾直接有感情交流。「不特別想要呈現什麼,而是自然呈現,讓所有的人都看得懂!」2006年開春,吳念真的『國民戲劇』與大家一起分享心中共有的台灣記憶。
台灣最「念真情」的創意大師 吳念真 編導
創意顧問 吳靜吉
製作人 郎祖明 邱 瑗
主要演員 黃韻玲、林美秀、柯一正、李永豐、唐美雲、游堅煜、吳定謙…等
-- 時間 地點 票價
2006/2/24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2/25
下午 02: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2/25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2/26
下午 02: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1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2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3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4
下午 02: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4
下午 07: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5
下午 02:30:00 城市舞台0439 500/700/900/1200/1400/1600/
1800/
2006/3/11
下午 02:30:00 台中中山堂0295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2006/3/11
下午 07:30:00 台中中山堂0295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2006/3/18
下午 02:30:00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0095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2006/3/18
下午 07:30:00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0095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2006/3/25
下午 02:30:00 中壢藝術館0076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2006/3/25
下午 07:30:00 中壢藝術館0076 350/500/700/900/1100/1400/
1600/
- Mar 06 Mon 2006 15:21
c o l u m n
有沒有興趣~
我有個同事知道你在外國待過~
想要找你寫英文專欄....
會po在什麼大愛...
好像是佛光山的報紙上喔!!!
不知道有沒有錢拿...
不過倒是可以打知名度喔!!!
要不要試試看啊??!
詳細情形你再跟他說囉!
- Mar 03 Fri 2006 23:18
學 分
經多次的確認
最終只抵免了兩科
不過多少也讓我在課業不會那麼累~
笨笨的我早知道在一開始就先抵免~
想說特別的語言學校多少可以學到更多,
但是~ 好像.....
雖然很高興的都是高分過關,
但還是覺得多少浪費些時間。
申請了六科抵免項目,
不過只有兩個過關,
不是科目大綱不符合
不然就是上學期可以抵免的
我錯過了,
所以給它再練習一次,
噗~
- Mar 02 Thu 2006 11:29
德國大學免學費制即將走入歷史
德國最高法院最近裁定大學可向學生收取學費,將牽動德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
在全德大學排名領先的慕尼黑技術大學校長赫爾曼表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首開大學收費大門的判決,可提供德國大學重新整頓所需經費。
他說,「收學費可以改變德國對其大學教育的看法。」
但並非人人都像他一樣樂觀。自從法院於一月份裁定德國十六個州的大學可收取學費後,包括該國總理施洛德在內的反對者已警告指出,有許多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學子,尤其是來自勞工家庭的小孩,將被排拒在大學門外。
此判決也令德國大學如何邁向現代化之爭辯更加白熱化。長久以來,德國大學因經費不足及當局強力介入,造成其品質與競爭力下滑而遭人詬病。
根據統計,只有三六%的德國人接受高等教育。儘管德國政府希望提高到四 ○ %,但此數字仍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平均值四七%。
雖然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其對大學院所的影響力上相互較勁,但為確保德國的領先經濟地位,提高大學教育品質有其必要已是大家的共識,但問題是「怎麼做?」
德國西北部 Gutersloh 之高等教育與發展中心的穆勒表示,「學費可成為推動改革的良機,但有許多人擔心,實行起來不是那麼容易。」
以德國各州中最富庶的巴伐利亞為例。當地保守黨史托伯政府打算從明年起,准許該州二十八所大專院校對其二十四萬五千名學生,收取每半學年(六個月)不超過五百歐元的學費。
巴伐利亞高等教育部的發言人帕爾斯曼說,「我們將給予各大學自行決定不超過五百歐元收費水準的權力;此上限對提供較為窮苦學生的就學機會有其重要性。」該州並打算佐以就學貸款的提供。
不過,對赫爾曼而言,巴伐利亞做得還不夠。他表示,學費應能「鼓勵學生視學習為對其未來生活的投資,讓社會視大專院校為製造知識的公司,而非現下功能不彰、充滿官僚主義的處所。」
穆勒指出,收取學費也可縮短德國學生拿到學位的時間。德國人通常在廿七歲完成大學教育。而一年分別支付學費一千六百英鎊與一千四百五十五英鎊的英國與德國學生,通常在廿三歲拿到學士學位。但穆勒同時強調,德國應同時採取提供助學貸款的配套措施,以避免收取學費可能產生的就學障礙。
取消大學免費入學,確已造成學生的恐慌,從慕尼黑大學校園裡的學會辦公室擠滿人潮可見一斑。廿五歲的社會系學生蕾普說,「已有約三分之二的德國學生必須半工半讀來賺取生活費,收取學費無異雪上加霜。」她並表示,符合領取州政府獎學金資格的學生非常少,而且學生也不希望他們一開始工作就得還債。
另一名學生代表克倫絲姬指出,大學確有改革的必要,但所需經費應來自公共支出。她表示學生會針對收取學費進行抗議。她並表示,明年保守黨當家的各州開始實行收費制,而民主黨當家的各州仍採免學費制,勢將造成學生更大的騷動。
雖然目前研議中的大學收費有限,仍引發學生的示威浪潮,飄揚的布幔中可見諸如「我要富爸爸!」及「州長大人,收養我吧!」的標語。
一些媒體批評說,用收取學費的辦法來彌補州政府財政漏洞並不合理。德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甚至指出,德國教育體制做這樣的變革,將摧毀詩人及哲學家國度。
=============================================================================
德國大學免學費即將成為歷史。首府為漢諾威的下薩克森邦議會今天通過議案,2006年九月開始的冬季學期起,所有大學新生需交五百歐元的學費,成為德國率先收大學學費的邦。預料德國其他邦馬上就會跟進。
德國的大學幾乎全為國立大學,本來就有免收學費和不規定就學年限的傳統。不過近年來政府對大學的補助大幅減少,加上許多學生賴在學校不走造成教學資源浪費,是否收學費在德國一直是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針對部份就學過久的學生,德國部份地區如科隆、漢堡等地這幾年已經開始酌收學費,不過下薩克森邦的新規定打破德國大學傳統,連新生也要交學費,大學密集的南部巴伐利亞、巴登弗騰堡邦預料馬上就會跟進。
下薩克森邦官員表示,收學費目的是改善就學條件,所有大學必須設立基金,幫助窮人也能讀大學。另外,課餘外必須帶小孩的學生可以不用繳學費。
- Mar 01 Wed 2006 11:15
試 教...
小朋友們好可愛喔~~~~
十幾個小朋友圍成一圈在我身邊~
呵...
Kity園長說..
我的發音跟外國人很像
但是~
對還是小班的小朋友們來說
我說話太快了!!
這樣會變成跟她們會有距離感。
ㄣ~ 其實我也有感覺到!
本身講英文就不自主的快了起來~
有時瞬間整個教室變得好安靜...
唯讀幾支烏鴉飛過~
小朋友好可愛喔!!!
在我離開教室時,
她們還跟我說:
TEACHER ~~ 掰掰!!!
呵~ so cute!!
- Feb 27 Mon 2006 15:50
csu
真開心~
本來以為又要失去聯絡的!
呵~
靈機一動!
到她的學校網頁去找~
終於又可以搭上線了!!
加州大學教授的她
一直慫恿我去她的學校讀書
且有我一直想讀的心理學ㄟ!
.... 不過那我的蒙特利呢?
- Feb 20 Mon 2006 23:37
ㄍㄧㄥ
開學了!
大家有些變了~
雖看不太出來
也說不上來是什麼...
但... 就是變了!
課業要忙了,
老師也一再強調不再放鬆放水了
要大家ㄍㄧㄥ起來
不可以再白目了!
不然到時求情也沒用~~
也好!
讓自己也忙些~
才不會讓自己想東想西的!
- Feb 19 Sun 2006 23:57
Lantern
台南花燈....
讚!
比高雄感覺好太多了~
有故事型的花燈
有傳說型的花燈
有卡通型的花燈...
真的是有用心~
尤其那主燈~
三頭神犬的狗狗!
還有看到去年雞年的主燈
很有創意喔!!!
不須此行!
可惜...
沒給它拍照下來~ -_-
- Feb 18 Sat 2006 22:56
師 生 戀!噗~
Gary says:
今天在補習班家教教三個小朋友
結果到最後下課後
一個小朋友跑來跟我說
指著另一個~ 說她有話跟你說
後來那個女生超害羞的說沒~
然後來跟我說的那個女生說
'She said you're very handsome!
* says: 幾歲阿
Gary says: 16
* says:
.....................
那哪算小朋友阿
明明就是小大人ㄌ
你可不要到時候搞個師生戀喔...
新聞都這麼報的ㄚ
Gary says:
噗
還師生戀勒
* says: 明明就是= =
- Feb 18 Sat 2006 00:49
高 老 師
終於來了!
整個班級
擅長一對一教學的我~
今天突破了自己,
帶整個班級ㄛ!
還沒上課前,
莫名的緊張了起來~
唉...
真是沒用! 哈....
我一開始就想要跟其他的老師不一樣
我從頭到尾全程都用英文
我知道這樣他們很錯愕~
但我不是想要挑戰他們,
相反的我要幫助他們!
因為我想要給他們一個這樣的環境,
一個讓他們不依賴在國語的環境中。
我跟他們說,
最好學語言的方式就是要多讀~
尤其從最簡單的開始,
所以我帶了本故事書
還是有很多插圖的故事書,
一個字一個字唸給他們聽!
剛開始拿出來....
全班笑翻!
當然有些很投入
也有些在打哈欠,
真的ㄟ~
老師真的可以看到每一個學生的臉ㄟ!
超級清楚的!!
以後知道自己在學校上課時
不能太懶散!
因為台上的老師可以看到你的一舉一動!
再多想想~
該怎樣能帶動全班的氣氛!
- Feb 15 Wed 2006 06:18
工作情緒不進門
「動作快!動作快!」公司主管每天如此斥責部屬,導致很多上班族回到家後,竟然也開始要求家人跟著「動作加快」。
上班族的工作情緒,不僅影響個人生活步調,甚至會破壞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和相處融洽度,怎麼辦?善用時間分隔法,別再把工作的壞心情帶回家。
根據近年的心理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經驗顯示,能隨時保持快樂情緒的人,通常也比較能擁有成功的事業、人際關係和健康身體。
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同,最容易了解的定義是「多數時間能夠感受正向情緒(包括感恩、欣賞、滿足、喜愛、寬恕……)的一種身心靈狀態」。但是,沒有人能時時感覺快樂,只要意識清楚時,有超過50%的時間能感受快樂,你就是快樂的人。
上班族每天面對不同工作狀況,確實很難一直保持高昂的正向情緒,但避免生活正向情緒受工作情緒影響,卻有幾個方法可執行。
[健康為根本]
快樂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能力,所以快樂能藉由練習產生,但一切根本是先擁有健康身體。人是動物,情緒好壞必然會受到生理健康狀態和賀爾蒙分泌影響,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人就很難去感受正面情緒。
因此,工作再忙也不能劇烈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傷害身體健康。例如很多人以工作忙為藉口,把原本定期做運動的習慣停掉,一旦超過3個月,就會對身體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或有些人因工作壓力大,經常藉由吃高熱量食物來犒賞自己。高熱量食物雖然能讓人的情緒瞬間亢奮,但過了高亢奮期後,反而會讓人加倍沮喪,然後又想吃高熱量食物,再沮喪,進而變成惡性循環。
日本有很多關於過勞死的研究,發現過勞死=的危險因子為:持續半年,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開始有啤酒肚、掉頭髮或禿頭,愛吃高脂肪食物,而這些危險因子也跟壓力和情緒有關。
[時間分隔法,把工作情緒留在辦公室]
很多人下班時間一到,立即匆忙趕搭捷運回家,滿腦子沒有適時發洩的怨氣,隨著壅塞和冗長的通勤時間,不停發酵,這時你回家見到家人,很容易一開口便怒氣沖沖,無辜家人因此成為你的受氣包。
透過4個練習做好時間分隔法,能協助你把工作情緒留在辦公室,不讓你成為家中火爆點。
^練習1,每天工作結束後,安靜坐在辦公桌旁,想像你手中拿著一個大包包,老闆罵你是一朵烏雲、同事欺負你是一顆皮球、客戶不守信用是一隻玩偶……,把所有的工作負面情緒想像成實體物品,然後你把這些物品統統收進包包裡,鎖在辦公桌抽屜的最底層,最後起身回家,不再想這些事。
^練習2,同樣結束工作後,安靜坐在辦公桌旁,拿張白紙寫下你今天在公司發生的所有事情,寫完後也鎖在辦公桌抽屜裡,不再想它。同樣的,你也可以用畫圖表達心情,這個練習的重點是給自己一個限定時間、空間和動作,讓你把工作負面情緒發洩完再回家。
^練習3,採取完全隔離法,工作盡可能在公司完成,下班後也不帶公事包回家。由於沒有實體物品不斷提醒你工作遇到的困境,你就比較容易將工作的負面情緒留在辦公室裡。
^練習4,跟家人約定好回家不談公事。如果想和家人分享工作近況,不妨雙方偷空檔進行午餐約會,利用白天工作空檔,處理工作情緒問題。
時間是很好的分際點,不同時間過不同生活,情緒就不易互受影響。因此,工作結束不要馬上回家,在辦公室多留10分鐘,回想當天工作狀況,如果你的情緒還停留在怒氣點就直接回家,只會讓家人跟著受氣。
[設立快樂目標,分散生活注意力]
此外,分散注意力也是好方法。
除了工作目標,上班族也要幫生活設立快樂目標,如預計某時到某地旅行、某時爬上玉山山頂。人有了生活目標,才不會一直被工作目標牽著走,也就不會一直陷於工作情緒中。